
很多英文新聞篇幅長,不知道該怎麼讀?😟
其實只要理解英文新聞的架構,我們就能輕鬆閱讀和理解了!
👩🏫以下用一篇熱門的國際新聞為大家拆解:
▍英文新聞架構:
1️⃣標題:新聞摘要
“A Willy Wonka “immersive experience” turned out to be a partially decorated warehouse. Some parents were so angry, they called the police.”
「一場威利旺卡的「沉浸式體驗」原來只是一個布置了一半的倉庫。有家長感到非常憤怒,因而報警抗議。」
👩🏫這則新聞的標題簡單帶出新聞重點,讓我們知道這則新聞,是有關一場沉浸式體驗引發家長憤怒。通過閱讀標題,我們能對新聞內容形成概念。
2️⃣ 首段:基本資訊
“Willy Wonka’s chocolate factory is a magical, colorful place with a chocolate river, edible flowers and Oompa Loompas bustling about. But a “Willy Wonka” event in Glasgow, Scotland, that was billed as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turned out to be less than stellar. In fact, when some ticket holders showed up with their kids, they called the police.”
「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廠是一個充滿魔幻和色彩的地方,有巧克力河、可食用的花朵,還有翁帕盧帕在忙碌地工作。然而,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一場被宣傳為沉浸式體驗的「威利旺卡」活動,實際上並未達到預期的水準。事實上,一些購票者帶著他們的孩子前來後,感到非常失望,因而報警求助。」
👩🏫對新聞有概念後,我們再閱讀首段,了解事件的基本資訊,包括人、事、 時、地、物等。
我們得到的資訊如下:
人:購票者和他們的孩子
地:蘇格蘭格拉斯哥的活動會場
物:宣傳為沉浸式體驗的「威利旺卡」活動
事:活動未達標準,讓購票者感到憤怒,並報警求助
3️⃣後半部分:細節描寫
“Stuart Sinclair, a dad who drove two hours with his three kids and paid $44 a ticket for the event, told CBS News…”
「史都華·辛克萊,一位帶著3個孩子,開了2個小時車的父親,購買了單價為44美元的門票參與活動。他告訴CBS新聞…」
👩🏫新聞的後半部分會交代細節。這邊的內容是與受訪家長的對話,補充說明當事人的意見。透過閱讀這一部分,我們能更全面地了解新聞事件。
由此可見,我們在閱讀英文新聞時,應該先讀懂標題和首段。在了解新聞概要後,我們才能更簡單地讀懂後半部分的補充細節。
學習完英文新聞的架構,想來實戰看看閱讀一篇英文新聞?
想要培養閱讀英文新聞的習慣?
搜尋下載英文方塊APP【Cubelish】,每天邊學習邊閱讀英文新聞!
